|
|
|
2022年1-5月印染行业经济运行简析中国印染行业协会行业信息发布 2022年1-5月,印染行业经济运行压力依然较大,但疫情对行业的不利影响正在逐步好转,印染行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问题基本得到解决,行业稳步向好的积极因素在不断积累,部分经济指标较1-4月有所改善。同时,行业发展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性依然客观存在,行业持续向好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巩固。 中国印染行业协会丨编 产量降幅继续扩大 环比呈现积极变化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2022年1-5月,印染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印染布产量221.35亿米,同比降低4.67%,降幅较1-4月扩大3.26个百分点。疫情影响下,终端消费不振是印染布产量降幅扩大的主要原因, 1-5月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、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8.1%,降幅较1-4月扩大2.1个百分点,穿类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下降1.6%。但环比来看,一些积极因素在不断积累,5月份,我国制造业总体景气水平有所改善,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(PMI)为49.6%,虽低于临界点,但比上月上升2.2个百分点,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、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环比增长21.11%。印染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印染布产量尽管连续两个月负增长,但5月份当月产量较4月份环比增长6.29%。 出口增势保持良好 整体情况进一步改善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,2022年1-5月,印染八大类产品出口数量123.41亿米,同比增长10.71%,增速较1-4月小幅提高1.66个百分点;出口金额132.05亿美元,同比增长20.51%,增速较1-4月小幅提高1.35个百分点;出口平均单价1.07美元/米,同比提高8.85%。5月份以来,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,尤其是上海地区疫情形势持续向好,随着国家层面及地方政府物流保通保畅政策效应逐步显现,外贸物流效率明显提升。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,5月,全国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由4月的同比下降0.2%转为增长4.3%,上海的集装箱吞吐量已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的 95.3%,物流供应链畅通为行业出口提供重要保障。在国际市场对我国印染产品需求增长的拉动下,行业出口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。
运行质量基本平稳 产销衔接有待提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2022年1-5月,规模以上印染企业三费比例6.48%,同比降低0.62个百分点,其中,棉印染企业为6.27%,化纤印染企业为7.97%;产成品周转率16.97次/年,同比放缓4.21%;应收账款周转率8.77次/年,同比提高1.69%;总资产周转率1.02次/年,同比提高3.83%。1-5月,主要运行质量指标基本保持平稳,与1-4月相比,企业三费比例下降0.18个百分点,产成品周转率、应收账款周转率、总资产周转率分别小幅增长1.20%、0.12%、1.00%。但也要看到,行业产成品周转率仍然居于低位,同比仍呈负增长,反映行业在产销衔接方面仍存在堵点,产业链供应链衔接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。
经济指标保持增长 盈利压力仍然较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2022年1-5月,规模以上印染企业营业收入1222.86亿元,同比增长12.22%;实现利润总额43.55亿元,同比增长7.18%;成本费用利润率3.77%,同比下滑0.16个百分点;销售利润率3.56%,同比下滑0.17个百分点;完成出口交货值165.16亿元,同比增长11.24%。1684家规模以上印染企业亏损户数为588户,亏损面34.92%,同比扩大4.46个百分点;亏损企业亏损总额15.35亿元,同比增长42.24%。 与1-4月相比,规模以上印染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速分别回落1.60和1.97个百分点,成本费用利润率和销售利润率降幅分别扩大0.01和0.03个百分点,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增速回落甚至出现负增长,根本原因在于当前全球经济整体呈现下行趋势,国内外消费需求整体偏弱。从亏损情况来看,1-5月行业亏损面小幅收窄1.05个百分点,但亏损总额明显增加,增幅较1-4月提高12.89个百分点,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实现正增长,亏损额却大幅增加,反映行业企业盈利能力呈现两级分化,部分企业经营困难。 疫情冲击下,内需市场消费需求疲软,终端需求不足导致上游印染企业订单短缺,如何有效激活消费市场,提高市场消费需求成为印染行业的首要关切。生产经营成本高涨是印染企业面临的另一困难,今年以来,天然气、蒸汽、电力等能源价格,棉纱、液碱等原材料价格及物流运输成本等明显上涨,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,这也是行业盈利能力面临较大压力的重要原因,如何降本增效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。 总体看,4月底以来,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密集出台了一揽子稳经济、保增长、促发展的政策措施,5月份政策效应逐步显现,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好转,全国物流运输和供应链逐渐修复,6月制造业PMI重返扩张区间,印染行业经济运行持续向好的积极因素在不断积累。但同时行业平稳健康发展仍面临诸多考验,一方面,国际局势动荡不安,全球经济增长放缓,滞胀风险明显上升,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;另一方面,国内需求不足和成本高企问题仍然是行业面临的现实压力。 |